新闻动态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中心动态

《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政策解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等十部门共同印发了《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现解读如下。

  一、《专项行动》的编制背景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强调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工信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中小企业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当前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和结构升级难题,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出台了《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打出助力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组合拳”。

  为落实《若干措施》有关任务要求,破解当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力薄弱等难题,构建成果常态化布局、供需精准化对接、服务体系化布局的创新生态,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赋智”中小企业,持续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实现成果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融汇了各部门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务实举措,编制了《专项行动》。

  二、《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专项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深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强化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畅通技术供需对接渠道,建立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发展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助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基本原则是目标导向、协同联动、系统推进、赋智提升。工作目标是到2025年,完善赋智对接平台体系,遴选一批科技成果评价和转移转化机构,推动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到中小企业落地转化,开展不少于30场赋智“深度行”活动,构建成果“常态化”汇聚、供需“精准化”对接、服务“体系化”布局的创新生态。

  三、《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专项行动》围绕科技成果的产生与汇聚、成果供需双方精准对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重点环节部署了3大重点任务、10项具体工作举措,目的是实现“有成果、转得好、持续转”。具体包括:

  (一)增强数据资源供给,推进成果“常态化”汇聚——确保“有成果”

  丰富科技成果来源、强化需求牵引、加大适用技术供给3项具体举措,是增强数据资源供给,推进成果“常态化”汇聚的重要途径。构建分层次、分领域科技成果项目库,促进科技成果评价,特别是国家财政、政策支持的项目评价,开展赛展等活动,扩大成果来源。特别是结合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构建中小企业成果需求库,做好成果库与需求库对接。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智能技术的转化、供给和推广,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提升区域试验验证能力,降低中小企业创新成本。

  (二)深挖数据价值,实施供需“精准化”对接——推动科技成果“转得好”

  加大科技成果数据共享、持续开展赋智“深度行”活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4项具体举措,是深挖数据价值,实施供需“精准化”对接的有效手段。完善赋智对接平台体系,加强细分领域的成果梳理和精准对接,建设赋智对接服务节点,推进区域服务能力建设。每年开展不少于10场赋智“深度行”活动,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试验仪器设备,鼓励大企业通过专利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之间“结对子”,举办产教融、校企对接活动,促进高校院所的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在中小企业落地转化。

  (三)补齐科技服务产业链,加速服务“体系化”布局——促进科技成果“持续转”

  推动成果中试熟化、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加速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3项具体举措,是补齐科技服务产业链,加速服务“体系化”布局的有力保障。建立周期短、效益好的制造业创新成果服务体系,支持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孵化培育、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检测认证、质量品牌等全流程服务,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发展路径。组织开展专利导航服务,建立专利商标审查绿色通道,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专利“一对多”许可,不断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等政策红利更好地赋予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推广应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引导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布局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先机。

  四、《专项行动》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建立动态跟踪管理和定期评估机制。二是强化产融合作。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扩大投资,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开展试点示范。遴选一批典型案例,推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产品,推动中小企业集群与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开展合作试点,支持技术经理人参与全链条服务。四是完善激励机制。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扶持,加大中介服务机构宣传推广力度。

  五、产促中心如何做好赋智“深度行”活动

  《专项行动》目标中明确开展不少于30场赋智“深度行”活动。赋智“深度行”活动是《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产促中心”)于2023年2月在广州举办了赋智“深度行”首场活动,获得业界广泛关注和好评。产促中心开展赋智“深度行”活动,坚持5个“注重”。

  一是注重与地方深度合作。产促中心组织开展赋智“深度行”活动,以与地方开展深度合作为基础。立足地方重点领域资源、产业、企业和技术条件,结合区域资源和基础优势分析,以提升地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出发点,结合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制定创新成果赋智中小企业策略,针对性开展赋智“深度行”活动。

  二是注重深挖企业具体需求。充分发挥产促中心在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大企业“发榜”小企业“揭榜”等工作组织实施的管理优势,聚焦地方产业创新、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深度挖掘中小企业发展技术需求、市场需求、合作需求、转型升级需求等,运用智能化评价工具面向中小企业开展精准分析,分级分类建设企业创新需求库,常态化征集中小企业创新需求。

  三是注重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充分发挥产促中心专业机构管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优势,依托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作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智能化精准化匹配,利用创新成果产业化成熟度评价标准开展评价,从科技成果项目库中评价遴选出具备技术创新性和产业化可行性、具有落地需求或融资意向的项目,向地方和中小企业进行推介,提升科技创新资源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四是注重服务形式灵活多样。产促中心在开展赋智“深度行”活动中,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具体需求,灵活运用大会论坛、成果评价、成果路演、供需对接、展览展示、产融对接、企业培育、科学家进企业、企业家进校园、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突出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打造高端供需对接交流平台,营造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环境。

  五是注重后续体系化服务。“深度行”不止于活动,对达成合作意向的企业、高校、地方政府和投融资机构等,指派专人跟踪对接进展,以为企业解决技术需求和融资需求为目标,促进优质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落地,促进金融发挥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催化作用,形成长效服务机制,持续提升赋智“深度行”活动的广度深度和质量水平。